337具体是什么?
第一个3:三种体裁(古诗词、文言文、现当代散文)
第二个3:每种体裁,各选3篇文章(数量建议根据自家时间和篇幅灵活调整)
7:每周7天,连续朗读固定的3种体裁文章。
以孩子的记忆力,读7天都差不多记下来了。一年下来,积累大量的名家好文。博古通今,脑中有货,肚中有墨,手中有笔,不愁写不出好文章、读不懂阅读理解。
337的方法绝不是固定的,大家可以根据自家的时间,灵活调整,达不到337,317可以,335也可以,316也可以,000当然也可以……
为什么是朗读,而不是背诵?
出声朗读,想要读的顺畅、好听,就需要读懂作者在讲什么。断句、语气,都能体现出孩子对文章的理解程度。
不以背诵为目的,却胜过背诵。
1.39 KB类似方法还有,赖国全老师137积累读书法
首先说1,1是指每一天都要读,最少一遍,最多七遍。
其次是3,3是根据世界的多样性原理来读书,小孩一天最少读三样,最多读七样。
最后是7,7是只我们读一样东西要连续读七天,这样对小孩的记忆最有好处。
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《论语》、《易经》、《老子》里相同的内容。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,背诵不背诵,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。如此,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《论语》,《大学》,《易经》,《中庸》,《道德经》,《三字经》,《百家姓》,《千字文》,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《笠翁对韵》等将近十多部经典。
千字文有1000不重复的字,三字经1600多字,弟子规1200多字,百家姓500多字,论语16000多字,大学1700多字,道德经5000 多字,所以我们做了个简单的统计,孩子认识的不重复的汉字至少在3000到5000个。
1是读书的次数,一天最少一次,最多七次;
3是读书的内容,一天最少三样,最多七样;
7是读书的周期,以七天为一个周期,遵守易经七日来复的天地循环原则,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鸡娃,“道”相同,“术”多变。只需要保证理念大方向,而具体方法不必照搬。根据自家娃现阶段的目标和时间,对篇目、数量等都做相应的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