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【清】刘树屏 著 作者简介: 字葆良,江苏常州人,晚清政治家、教育家。历任翰林院检讨、安徽候补道、南洋公学(上海交通大学前身)总理、津浦铁路南段总办等职务。一生提倡教育改革,并创办皖南中学。1900年,在任澄衷蒙学堂首任校长时主持编纂教材《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》。
中国文字,字字有德性,字字有灵性。小到一个“天”字、一个“人”字,也许就包含着古人的哲学观、生命观,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正藴藏在这些精美的文字之中。
《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》为清末学校识字教材,由刘树屏编撰,清代画匠吴子城绘图,收常用字3300余个,图760余幅,由浅入深、妙趣横生,从图像开始探索汉字的奥秘,涵盖天文地理、鸟兽虫鱼、诗书礼仪、数理化学。
《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》初版于1901年,即清光绪二十七年。全书五册四卷,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,插图七百六十二幅。第一册为凡例、目录和检字索引,其余四卷各有所专: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、自然现象、山川河岳,各国知识、地方小志等;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、乐器武器、花鸟鱼虫、矿物金属等;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、日常生活、农业工业、虫豸动物、野生植物等;卷四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。当时,本书以石版印刷流通,随即广为仿效和普及,成为全国各小学学堂通行教材。几十年间,其扩印之多、流布之广、版本之杂,一时无二。本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,直接影响了后来的《国民字课图说》(1915年),还影响了同时代的《共和国教科书》(1912年),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。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、竺可桢、茅盾等都是以此书发蒙的。胡适到上海造访澄衷学堂旧识时曾说:"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,就是《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》(即本书),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。"
“中国自有学校以来,第一部教科书,就是《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》(即本书)。”——胡适
“现在的孩子看到这部书,不知要该多开心了。”—— 陈丹青
“我觉得编者非常了不起,编书的态度非常开放,把西方科技知识融入了传统的中国蒙学教育中,并对中国文字源头进行了一种系统梳理,还原给大众。这也是这套书的价值之处:用‘新’眼光整理了‘旧’文字。现在国内的人文教材都应向这套书看齐。”——余世存
“从那典雅疏朗的版式,从那秀美遒劲的字形,从那带有书者体温的点横撇捺,你都能体会中国人对文字的敬畏与虔诚。书中影印文字为唐驼所写,他因写字过勤,把背都写驼了,遂改名唐驼。因《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》一书,‘唐体’名噪一时。”——叶匡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