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文,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;北外青少英语教学顾问;北外PASS留学预科基地教学顾问;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;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;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,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,北外网络教育学院院长,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少英语(E-plus for K-12)教学顾问,北京外国语大学PASS(Program for Academic Success)留学基地教学顾问。
研究方向:
1. 第一阶段(开始工作到读硕士前):站好讲台,做一名优秀的老师。不知研究为何物。
2. 第二阶段(硕士毕业到做妈妈前):对跨文化交际特别感兴趣,一门心思地想在这方面钻研,无奈硕士的奖学金来自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的中国远程教育项目,要求所学课程和研究方向必须涵盖远程教育内容,所以就把如何设计远程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。回国后一直寻找机会与跨文化交际搭上关系。
3. 第三阶段(做妈妈以后到获得博士学位):再也不想一成不变地在讲台上教书,恰逢网络教育学院成立,被导师的一句话“要是不懂网络,10年以后就要失业了!”所“恐吓”,毅然加入这个从零开始的学院,接触未知的网络教育。做了四年感到学疏才浅,无法支撑大业,在导师的举荐下,通过中英eLearning项目获得了到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,最终以“多模态学习系统设计”(Multi-modal Learning System Design)为选题完成了博士论文,说通俗些,就是建立了一个模型,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态,设计出一套集多媒介、多模态和多环境集成的学习体系。
4. 第四阶段(博士毕业后到现在):博士学习既带来了我自己的成长,也悄然间助力了儿子的成长,从8岁开始英文阅读到12岁累计创作20万字英语小说,他彻底颠覆了我对英语教育的认识,开始“不务正业”地关注青少英语教育,与团队一起共同创办了“北外青少英语”和“北外PASS留学”两个品牌,为4-18岁的孩子铺就一条英语成长路线图。进入这一领域后发现有着20多年英语教学和研究生涯的我只是个零起点的小学生,无奈要研究的方向太多,最终决定选择“家庭英语阅读”这个切入点,填补空白。
5. 第五阶段(现在到未来):伴随着北外国际教育学院的成立,我和团队开始了“国际化教育”、“国际化素养”和“国际化人才”在理念和实践上的探索。学院的成立同中国对国际化的需求高度契合,我的未来,将和自己孩子的未来、团队的未来、认同我们的育人理念的家长们的孩子的未来、国家发展的未来紧密相连。(摘自百度百科。)